健康营养笔记,记录健康生活方式

最新更新文章排行

健康营养笔记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

中医知识——阴阳学说

时间:2020-02-21人气: 作者: 小编

一、阴阳的概念

(1)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普遍性 万般事物,千变万化,虽无穷尽,但关键在于都可以用阴阳矛盾对立统一的法则来进行概括。

(3)绝对性 指阴阳两个方面属性是特定的,用阴阳划分事物或现象时,必须依据这个规定的属性进行,不能随意颠倒。

(4)相对性 阴阳具有相对性①阴阳属性互相转化;②阴阳之中复有阴阳;③比较对象不同阴阳归属亦不同。


阴阳8.jpg


阴阳是一种可以用来划分世间所有事物的概念。

可将阴阳视为相互对立、互根互用的一体两面,二者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易传·系辞》中所言“一阴一阳之谓道”,即认为阴阳二气中蕴含了天地之间所有的道理和规律。

这个思想也体现在其它古典著作之中,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阳”之特性: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兴奋的、外延的、主动的、刚性的、方的、山南水北……

“阴”之特性: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抑制的,内收的、被动的、柔性的、圆的、山北水南……


89a9b9c6b84a405433d7179bc5ee8fb.jpg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对立制约

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

(1)阴阳的相互对立 主要表现在它们之间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这种阴与阳之间的对立制约,维持了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因而促进了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2)如果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关系失调,动态平衡遭到了破坏,则标志着疾病的产生。

2.阴阳互根互用

(1)阴阳互根 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2)阴阳互用 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3)如果阴和阳之间的互根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导致“独阴不生,独阳不长”,甚则“阴阳离决”而死亡;如果人体阴阳之间的互根互用关系失常,就会出现“阳损及阴,阴损及阳”的病理变化。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即是对阴阳的互根互用理论的高度概括


ce9c33d71ae39a303880355e10e140b.jpg


3.阴阳交感互藏

(1)阴阳交感 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①阴阳二气的运动是阴阳交感得以实现的基础。

②阴阳交感则是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的一个阶段,是阴阳二气在运动过程中的一种最佳状态。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万物的化生源于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如《荀子·礼论》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宋·周敦颐《太极图说》:“二气交感,化生万物。”说明天地阴阳之间处于和谐状态时发生的交感和化合,乃是万物生成和变化的始基。

生命体的产生和代代相传亦是天地阴阳二气交感的产物,是在自然界万物化生中由男女阴阳之气交感而产生。如《易传·系辞下》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2)阴阳互藏 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①是阴阳双方交感合和的动力根源;

②又是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关系的基础和纽带;

③阴阳互藏还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

4.阴阳消长平衡

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阴阳双方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

(1)阴阳互为消长 在阴阳双方彼此对立制约的过程中,阴与阳之间可出现某一方增长而另一方消减,或某一方消减而另一方增长的互为消长的变化。

(2)阴阳皆消皆长 在阴阳双方互根互用的过程中,阴与阳之间又会出现某一方增长而另一方也增长,或某一方消减而另一方也消减的皆消皆长的消长变化。

(3)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的消长变化,反映了事物之间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关系的协调平衡,在自然界可表征气候的正常变化,在人体则表征生命过程的协调有序。

(4)若阴阳的消长变化超越了正常的限度,在自然界表征异常的气候变化在人体则表征疾病的发生。

所谓“阴平阳秘”,是阴阳在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的消长中所取得的动态平衡,在人体即是生理活动的协调与平衡。

5.阴阳相互转化

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灵枢·论疾诊尺》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

这里的“重”或“极”就是促进转化的条件。没有这样的条件,便不能转化。

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过程的话,则阴阳转化便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阴阳的转化虽然也可发生突变,但大多数则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批注 2021-08-03 131453.png


6.阴阳自和

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平衡协调状态的能力和趋势。阴阳之间之所以可以交感互藏、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其内在深层机制在于自然和人体都存在“阴阳自和”的动力和趋势,即自发地走向要维持整体协

调平衡的“目标”。

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转化及自和与平衡,是从不同角度来说明阴阳之间的互相关系及运动规律的,表达了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批注 2021-08-03 131550.png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体脏腑经络及形体组织结构的各部分之间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

2.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及生命活动基本形式都靠阴阳二气的推动控制协调平衡。

3.阐述人体的病理变化

(1)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

(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①阴阳偏盛:即阴偏盛、阳偏盛,是属于阴或阳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阴阳偏盛所形成的病证是实证且阳胜则热、阴胜则寒,所以阳偏盛导致实热证,阴偏盛导致实寒证。

②阴阳偏衰:即阴虚、阳虚,是属于阴或阳任意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阴阳偏衰所形成的病证是虚证且阳虚则寒、阴虚则热,所以阳虚出现虚寒证,阴虚出现虚热证。

③阴阳互损:由于阴阳之间互根互用,所以在阴阳偏衰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阴阳互损的情况。

4.指导疾病的诊断

(1)分析四诊资料 即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各种资料,包括即时的症状和体征,以阴阳理论辨析其阴阳属性。

(2)概括疾病证候 在临床辨证中,阴阳学说用阴阳来概括分析错综复杂的各种证候。只有分清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

5.指导疾病的防治

(1)指导养生 注重养生最根本的原则就是“法于阴阳”,即遵循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规律来调理人体之阴阳,使人体中的阴阳与四时阴阳的变化相适应,以保持人与自然界协调统一。

(2)确定治疗原则

①阴阳偏盛:实则泻之,即损其有余。

②阴阳偏衰:虚则补之,即补其不足。

③阴阳互损:阴阳双补。


标签: 中医知识   阴阳学说